公元前701年,卫宣公看上了自己的准儿媳妇,强行将其据为己有,这个儿媳妇原本是许配给太子伋的,只不过因为长的太美貌,迷住了卫宣公,让其甘愿背上历史骂名也要强行抢过来。
自卫宣公抢了太子伋的老婆后,父子俩之间就已经种上了仇恨的种子。十几年后,卫宣公和准儿媳生下的儿子公子朔要夺嫡,他就和他的母亲诋毁太子伋,卫宣公原本就和太子伋心生隔阂,公子朔的诋毁只不过是推波助澜,卫宣公趁机想杀掉自己的儿子太子伋,以此来掩盖他夺子之妻的淫行。
太子伋在得知卫宣公要杀他时,没有选择逃跑,而是甘愿受死,他对这个世界绝望了。他最敬爱的父亲居然因为美色抢了原本是他的老婆,他的母亲因为父亲的失宠毅然上吊自杀,他的异母弟居然为了太子之位诋毁他,而他的父亲居然因为弟弟的诋毁就想杀了他,你说他活着还有什么劲。
太子伋原本有机会逃跑,甚至他的弟弟公子寿甘愿替他去死,可太子建没有逃跑,还是甘愿领死,因为他觉得违背父命活着,是大不孝。
展开剩余69%父要子死,子不得不死,这就是太子伋认为的至孝,殊不知这是纯粹的愚孝。
愚孝之人不只有太子伋一个,还有晋国的太子申生。
晋献公虽然不像卫宣公一样不要脸公然抢儿媳妇为妻,但也不是个好东西,他宠爱骊姬,就想废掉太子申生,另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。
这个骊姬巴不得赶紧废掉申生,立她的儿子奚齐为太子,可是这个女人是个既想当婊子还想立牌坊的人,她假装大义的跟晋献公说,废嫡立庶是取乱之道,她不能做晋国的罪人。晋献公一听,爱妃真是深明大义啊,没白疼她。
这个骊姬表面上跟晋献公说不要废嫡立庶,可背地里就给太子申生下死手。公元前656年,骊姬对太子申生谎称说晋献公梦到了太子生母齐姜,让申生到曲沃祭祀齐姜,回来后把祭祀用的胙肉献给晋献公。太子申生是个至孝之人,自然就老实的照做,祭祀完母亲后把胙肉献给了晋献公。骊姬偷偷往胙肉中下毒,还故意提醒晋献公,让晋献公发现胙肉有毒。
晋献公得知太子要谋害他,顿时大怒,他下令处死了太子的师傅,接下来就要处死申生。
有人向太子申生建言,此刻应该尽快进宫向晋献公辩解,因为这事定然是骊姬所为,可太子申生却说他的父亲离不开骊姬,如果失去骊姬他的父亲将吃不下饭睡不着觉,他作为儿子,不忍心看到父亲伤心。还有人建议太子申生逃走,可申生说没有国家愿意接纳一个阴谋弑父的太子,于是申生毅然自杀。
晋国太子申生和卫国太子伋都是愚孝之人,不敢违背父命,哪怕父亲是要他们的命,他们也心甘情愿的献出。
但二人此举于国无益,徒留愚孝之名而已。
并不是每个公子都跟太子伋和太子申生一样蠢,有比他们聪明的。
骊姬杀掉申生后,还想除掉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,她向晋献公诋毁重耳和夷吾,说申生下毒的事情,他俩都有参与,晋献公一听大怒,下令要处死两位公子,重耳和夷吾听说后撒丫子逃跑。
晋献公沉溺于女色,已经无力分辨真伪,当这种父亲的儿子,只能说活该倒霉。
重耳和夷吾不会蠢到遵父命自杀,他们后来都成为晋国国君,重耳还称霸春秋,成为五霸之一。
太子伋和太子申生的遭遇给了我们一个有意思的启示,就是当昏聩的父亲做出不公正的处罚时,我们该怎么应对,是坦然接受还是违抗父命?
这道题上古时期的舜帝就已经给出了标准答案,那就是“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”,如果父亲责罚是小打,那就挨着,如果父亲气昏了头想动杀心,那就赶紧逃跑。
只可惜太子伋和太子申生不懂这个道理,白白殒命。
话又说回来,到底是什么样的父亲,舍得对自己的儿子下死手?像卫宣公和晋献公这种荒淫的父亲就干的出来这种事情,虎毒还不食子呢股票配资门户导航,他们为了一己私欲就想杀掉自己的儿子,简直禽兽不如。
发布于:山东省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