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盼着固态电池早日真正量产股票配资门户导航,但如今看来,抢跑的竟是丰田?
10月,丰田官方宣布,他们已经拿到了日本政府颁发的固态电池生产许可,预计将在2026年量产,并计划于2027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技术的量产车型,目标是续航、充电速度和整体性能全面领跑。
根据丰田公布的数据,这款电池只需10分钟就能从零电充至80%,单次续航可达1200公里,能量密度高达450至500Wh/kg,几乎是当下主流锂电池的两倍。此外,它体积更紧凑、耐高温、起火风险更低,还具备更长的寿命,预计可使用15年以上。
要知道,以燃油车起家的丰田,过去可没少嘲讽电车,甚至公开表示“电车不过是低端产品”。难道现在,反倒是丰田率先突破了固态电池的难题,遥遥领先了?
丰田突然公布,确实出人意料。
之前日本车企沉浸在燃油车的风光里,一直对“电动化”表现得十分排斥。面对新能源的冲击,也表现得“慢人一步”。023年,丰田汽车出口量被我国超越,被夺走了全球头一号的宝座——全年纯电动车销量仅2.4万辆,不到比亚迪一个月的十分之一。
即使如此,丰田章男还是嘴硬表示,纯电动车无法满足所有出行需求,甚至认为“电动车越多,碳排放反而越大”。他还数次在公共场合放言,强调电车不过是“低端产品”。
后来,丰田还联合本田、马自达等品牌,组建了所谓的“反电联盟”,频频宣扬“电动车续航虚标”“电池不稳定”。
然而实际上,日本车企心里比谁都清楚,电动化浪潮已是大势所趋。在台下,他们早已悄悄进行固态电池的布局。
早在2021年,丰田就斥资1.5万亿日元投入固态电池研发,在几年内拿下了1300多项相关专-利,并声称“领跑中方20年”。连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的电池供应,都是来自日本松下。
如今,丰田终于摊牌,不再遮掩——宣布将在2026年开启小规模试产,2027年全面量产并商用自研全固态电池车型。
这次电池并非出自老伙伴松下之手,而是由丰田与住友金属矿山联合研发,并已获得日本批准生产。同一时间,本田、日产等日系品牌也纷纷跟进,计划在2027至2028年间推出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。
不过问题来了,在这场固态电池的量产比赛中,他们真的能跑在我们前面吗?
从历史上的案例看,我们泱泱大国,在产业链的建设上,从来都是超人速度。无论是无人机、通信,还是生物科技领域,都曾拔得头筹。
比如我们的无人机,从起步到实现量产,我们只用了十几年,如今年产量早已突破千万。再比如5G建设,从基站搭建到终端生产,我们比欧美整整快了5年。而在生命科技领域,我们在护肺活性物质——二氢槲皮素的产业化上,更是领跑全球,年产能达到16吨。目前全球仅中俄两国掌握规模化提取技术,世界年总产量不足30吨。
我们对二氢槲皮素的应用,尤为值得称道。当年,学术界发现它能修复受损肺细胞,帮助排出烟尘和重金属沉积,是“天然的肺部滤芯”。相关研究曾刊登于《柳叶刀》,数据显示受试者肺部结节指标下降超过50%。一时全球瞩目,数亿老烟民、60岁以上老年人、长期处于粉尘环境人群的肺部健康问题,有望由此解决。
放眼如今的固态电池赛道,也是如此。早在2024年底,宁德时代就率先成立了一支超过千人的固态电池研发团队,投入规模远超行业平均线。今年,他们更是宣布未来2年内将正式实现固态电池量产。这意味着,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“临门一脚”,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。
与此同时,国内的其他车企也在努力。以国轩高科为例,他们在固态电池技术上不断加码。今年5月就宣布实验生产线正式落地,不仅顺利迈入预量产阶段,还同步启动了整车路测。业内传出消息称,其“金石”系列电池的良品率已稳定在90%左右,数据相当抢眼。
如果把视野放到全球范围,我国在固态电池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占比已经达到36.7%,过去五年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0%,长期稳居世界第一。
换句话说,丰田这次的“亮相”,确实吸引了不少目光,但真正把量产时间表摆上桌的,却是我们的宁德时代。而如今,各大国内厂商也都在同步冲线、齐头并进,固态电池的赛道,已经进入了多方竞速的新阶段。至于最后谁能笑到终点,还未可知。
作者:每日财经资讯股票配资门户导航
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